11月28日,以“新技术•新架构•新网络”为主题的“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” 于2017年在北京长城饭店会议召开。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了《互联网发展进入新时代》的主题演讲,并从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两个方面作了详细阐述。
邬贺铨表示:“中国政府明确了发展IPv6的战略和目标以及时间表,多错并举,政产学研合力推动IPv6的全面部署,中国政府也引导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,促进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这也为互联网的发展开辟了更大的市场,要抓住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,迎接智能社会的发展需求,强化创新驱动,发展数字经济。”
互联网行业发展持续向上
目前,大型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转型为云计算公司,因为需求持续增长,亚马逊在AWS的营业额,去年的营收过了100亿美元了,占整个亚马逊整个销售总额9%,增长率15%,利润增长106%,推动亚马逊的市值增长150%。微软的云产品也表现非常强劲,可能会推动微软的市值达到100万美元。惠普也把它的云业务公司分出来。
预测到2025年,云基础设施的服务市场规模要达到720亿美元,从2016年到2020年年增30%,现在阿里云已经全球部署200多个数据中心,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96%,阿里云的估值也到390亿美元,腾讯云在国内有800多个结点,百度也发布了它的云计算的战略。
在人工智能方面,BAT纷纷以人工智能公司为使命,百度的人工智能战略明确了三大方向,自动驾驶汽车阿波罗计划,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基础人机智能互联小度操作系统,它希望通过这个唤醒万物,综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,提供差异化服务,来聚焦它的ABC云。阿里的人工智能还是生态,更重视基础设施,比如云平台、移动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机器人,以及发展城市大脑,并且通过阿里人工智能大脑的计划推动到产业应用。人工智能现在是腾讯的基础能力,腾讯人工智能集中在四个方面,人才、算法、数据、应用场景,提升用户的体验,加强精准的定向技术和赋能生产。
产业转型蓄势待发 IPv6发展至关重要
目前,视频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,视频用户占比70%到75%之间,移动用户占互联网用户比例是96%。到今年6月份,固网的网民数是7.51亿,移动互联网用户7.24亿,但我们拿到的IPv4地址是3.3845亿,平均每个固网网民人均IPv4地址是0.45个,半个都不到。在邬贺铨看来,中国是最需要IPv6的国家,也是全球最早开展IPv6以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订内容研发规模的国家。
“我们首创建设了纯IPv6当时最大的IPv6网络,但是这是今年7月份的数据,IPv6用户占网络用户之比到56%左右了,美国也到了30%多,中国是最需要IPv6的,但中国的IPv6占比还不到0.3%,我们的互联网发展是起了大早,赶了晚集。”邬贺铨讲到。
前天中办、国办联合印发了推进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的行动计划,发展的原则是,第一统筹规划、重点突破,要着力弥补IPv6应用的短板,实现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协同推进;第二是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,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、扶持和应用引领,优化发展环境,强调发挥企业在IPv6里的主体作用,激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内生动力;第三是创新发展保障安全,把发展跟安全同时推动。第四是注重市场、汇聚民生,让互联网发展汇集亿万人民。
主要目标,用5到10年的时间,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,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用应用网络,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入融合,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。到明年年底,要形成良性的思想驱动环境,IPv6的活跃用户数要达到2个亿,在互联网用户的占比不低于20%,到2020年底,IPv6的活跃用户数要超过5个亿,占比要超过50%,新增的网络地址不允许再使用私有的IPv4地址。到2025年底,我们国家IPv6的网络规模、用户规模、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,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,全面完成向下一代的互联网的平滑演进升级,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。
具体的目标分为几个阶段,2018年到2020年三年起步阶段,逐步建成低实验、高可靠、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,工业互联网标识解释体系,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,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,这四个方面的建设。到2025年,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产业体系,形成三到五个达到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产业体系较为健全,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供给能力显著增强,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。到2035年,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平台,形成国际先进的技术与产业体系,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,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,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,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。到2049年,建过一百年,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,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、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。